中國歷代帝王陵寢封土

蕭合和

帝王陵墓封土的發展過程有和形式,主要有以下三種:

第一種叫方上,是早期墓上封土墳頭的一種形式。它的做法是在墓坑之上,也就是帝王陵的地宮之上,用黃土層層夯築,使之成為一個上小下大的方錐體。因為它的上部是方形平頂,好像被截去頂部,故名之為[方上]。陝西臨潼的秦始皇陵,是迄今為止墳頭最大的一座陵墓,望之好像一作不小的山,它的形式就是方上。漢代帝王陵墓的封土墳頭大都是方上的形式,我們今天在西安附近還可以看到許多這樣的方土墳頭。

第二種是以山為陵,它是利用山的兵峰作為陵墓的墳頭。因為像秦始皇那樣的大型封土,不知要花費多少人力,工程之大也非一般帝王所能辦到,而且甚不安全,容易被盜發,於是便出現了以山為陵的形式。唐代帝王陵一開始就採用了這種形式,安葬李世民的昭陵,就選擇了長安西北海拔一千一百八十八米的九峻山為墳,鑿山建造。據說這一葬法是由長孫皇后提出的,他在臨終前對李世民說,為了節儉,要薄葬,[請因山而葬,物需起墳]。實際上是李世民自己的主張,借長孫皇后之名提出的。在他為長孫皇后所撰碑文上就說:[王者以天下為家,何必物在陵中,乃為己有。今因九峻山為陵,不藏金玉,人馬、器皿,皆用土木形具而已。庶幾奸盜息心,存沒無累。]根據實際情況,李世民並非[薄葬],而是非常的[厚葬]。[依山為陵]不過是利用人工所難以造成的山岳雄偉氣勢,以體現帝王氣魄之宏大,而且還可達到防止盜挖的目的而已。

我們今天從唐太宗昭陵和高宗武后合葬的乾陵這兩處以山為墳的陵寢來看,其氣勢之雄偉,連秦始皇的碩大封土也難與之相比。至於防止盜挖,昭陵卻未能逃過,唐亡時被軍閥溫X所掘。而高宗乾陵至今沒有人開掘過,與山石堅固,巨石鉛水封牢,是有很大關西的。

其實,這種以山為墳的辦法,也非從唐太宗開始,在漢代已經有了。如近幾年發現的河北滿城西漢中山靖王劉勝基,就是開山鑿洞而成的。例子尚多,不過不如唐代帝陵之雄偉宏大罷了。

第三種是寶城寶頂。帝王陵墓在秦、漢時期盛行的[方土]墳頭,一直延續到宋代,但是經過唐代的依山為陵之後,對這種形式曾有所觸動。因為山形很難如方形,如之方形土丘的尖稜也易為雨刷風蝕,容易圓鈍,因此在唐末五代的不少帝王陵墓中出現了圓形封土墳頭,如南京南唐二陵、成都永陵(王建墓)等等都是。王建墓為了保護封土的流失,在腳下還砌了條石基礎。這種形式在一般墓葬墳頭上也被廣泛的採用。北宋的帝王陵,雖然恢復了秦漢舊制的方上墳頭(稱之為[陵台]),但是規模較之秦漢要小的多,並出現重層方上。曲阜宋代修築的少X陵全是用石塊砌成的方上,與埃及金字塔如出一轍,可謂巧合。元代帝陵至今無從查考,但從文獻資料得知,卻又回到早期的墓而不墳的古制上去了。

從明清起,完全改變了方上之制,兩朝三十多個皇帝和上百個后妃的墳頭,都採用了寶城寶頂的形式。其建築方法是在地宮之上砌築高大的磚城,再磚城內填上,使之高出城牆成一圓頂。城牆上設垛口和女牆,宛如一座小城一樣。這城牆稱之為[寶城],高出的圓頂稱之為[寶頂],寶城的形式有圓形和長圓形兩種,明陵多是圓形,清陵則多長圓形。在寶城之前,尚有一個突出的方形城台,上建明樓,稱之為[方城明樓]。樓內堅立皇帝或皇后等的謚號碑,如明十三陵中長陵的明樓內為[大明成祖文皇帝之陵]的硃砂石碑,也就是某一帝王陵的陵名標誌。方城明樓與寶城寶頂是結合一體的建築,有兩種上下城牆的方式。一種是從方城的外側兩旁上下的;一種則是從方城正中間開券洞,進洞後有一個啞叭院,似月牙形,又稱之為月牙城,然後從月牙城內上下。

這種寶城寶頂和方城明樓構成的墳頭,在建築構造上較之以前的方上複雜的多了,不僅突出的顯示了陵寢的莊嚴氣氛,也增強了建築的藝術性。